慶安宮立廟始於1661年, 初祀中壇元帥及城隍境主. 之後經歷六次擴建, 供奉之神祇, 也從原先兩尊, 增至目前約百餘尊. 而在1823年, 由於曾文溪改道, 造成八份之沒落, 進而促成慶安宮接下由姑媽宮自1784年以來所持續舉辦之十三庄遶境活動. 三百多年來, 慶安宮伴隨台江內海之消長, 見證清治、日據、戰亂及戒嚴, 持續守護南瀛一帶子民. 而大多數人的回憶, 無論是結婚、求子、聯考、工作, 亦或是消災、去病、祈福、解厄, 甚至廟會、夜市、香科、電影等公眾娛樂, 無一不圍繞慶安宮而起. 換言之, 慶安宮已是西港居民生活中不可抹滅的一部分. 居民每日伴隨鐘鼓而起, 與眾神阰鄰. 天上人間, 相隔不遠, 只在一念之別.
慶安宮之建廟可回溯至1661年(清順治18年)農曆四月初一. 時鄭成功自鹿耳門登陸, 攻下普羅民遮城(今台南赤崁樓)後, 旋即派部將甘輝將軍, 領兵自蚶西港循水路至後營駐紮. 當時兵士中有人熟悉勘輿, 見此地鍾靈毓秀, 居鍾龍穴(鯉魚穴)之上, 乃提議當地耆老集資建廟. 當時鄭成功抵台時, 隨船奉祀之神像有三, 其中天上聖母像留在鹿耳門建廟祀奉外, 其祂兩尊神像 - 中壇元帥及城隍境主, 則安奉在廟內祀奉至今. 此即為慶安宮之由來. 建廟之初, 由於草創初期, 規模狹小, 於是在1712年(康熙51年)間進行第一次擴建. 嗣後從媽祖宮分香, 迎請天上聖母為鎮殿主神. 並署名為慶安宮, 象徵 "河清雲慶, 物阜民安".
本廟前後經過6次整修. 第一次於1712年(康熙51年); 第二次於1847年(道光27年); 第三次為1901年 (光緒27年); 第四次為1930年(民國19年, 昭和5年). 而在1947年(民國36年), 進行第5次重修, 並於1958年(民國47年), 興建東嶽地藏王寶殿及禹門亭. 另一方面, 由於正殿歷時已久, 丹青剝落, 龜裂傾斜, 無法再進行修補, 因此於1971年 (民國60年)由董事會提議, 並經轄區內78村董監事大會決議, 拆除重建. 此乃第六次整建. 工程於1979年完畢. 峻工後並署名"金大廟". 而在1992年又重建東嶽地藏王寶殿及改建禹門亭, 並於後殿增設斗姥殿、太歲殿、天師殿、普化/王靈殿, 全部工程於1994年完畢.
如今之慶安宮, 正殿上方祀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南北斗星君; 正殿中祀奉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康辛元帥、范謝將軍; 東偏殿祀奉關聖帝君、延平郡王; 西偏殿祀奉城隍境主、保生大帝; 後殿中祀奉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面然大士、東嶽大帝、十殿閻羅天子; 後殿東側祀奉斗姥星君、五斗星君、太歲星君; 後殿西側祀奉張府天師、普化天尊、王靈天君. 全殿屋頂以交趾燒裝飾而成, 兩側迴廊鑲嵌大理石石雕, 敘述著從盤古開天以來, 所有民間神話及忠孝節義故事. 而正殿拱頂, 以繁複之雕工披覆金箔, 讚頌這金大廟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