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夜市是台灣夜生活的縮影, 那是一點也不為過. 在早期西港還沒有夜市、電視只有老三台的時代, 晚上街上除了出來聊天的街坊鄰居外, 泰半空無一人. 而過九點之後, 一般民眾也已闔門休息 (在 '80年代前, 晚上電視九點只播放反共愛國節目, 十一點則全部收播). 如果真要有什麼娛樂, 也得等到3年一科之西港刈香. 西港夜市的第一次出現在1975年, 在當時平靜的鄉下算是一件大事. 剛開始時的夜市, 只跼限在慶安宮廟埕及前面的一小段道路. 在以往物資匱乏、電器設備還不發達的時代, 每個攤位只靠一個燈泡照明, 而販賣的商品, 也僅以一張大帆布或草蓆墊底, 全數陳列在地上, 成為名符其實的"地攤". 至於販賣的商品, 也只有一般五金雜貨、衛生用品、鍋碗瓢盆、農業機具. 而吃的方面, 由於當時還未有流動廚具, 因此在早期西港夜市並無販賣熱食, 只有蜜餞、豆乾、糖果、餅乾等乾貨, 或頂多加上一、兩攤的烤香腸. 至於娛樂方面, 也只有套圈圈.

1980年後, 隨著產業轉型、經濟成長及人們所得提高, 西港夜市的規模逐漸擴大, 且攤位的種類也愈來愈多, 舉凡食 (冷、熱食)、衣 (內衣、運動鞋、流行服飾、鐘錶眼鏡)、住 (家庭五金百貨)、行 (安全帽或機車配件)、育 (書攤、唱片、錄音帶)、樂 (康樂隊、命理、江湖郎中、賓果、套圈圈、賭牌、抽獎、撈金魚、帕青哥、播放摔角影帶), 樣樣俱全、種類繁多, 並在1990後達到高峰. 不但規模遍及慶安宮及慶安社區所有周邊道路, 且開市日由原先只有星期二外, 另增加星期五. 然而, 好景不常, 1997年後西港夜市開始走下坡, 不但規模越縮越小, 且在2000年之後的幾年間停掉週五夜市. 直到2006年才又恢復, 但規模已與90年代相差甚矣.

西港夜市由盛轉衰的原因, 主要為 ---

如今之西港夜市, 雖已不若九零年代的全盛時期, 但仍為西港人每週二、五外出逛街的第一選擇. 而攤位型態, 也大為轉變. 從以前食、衣、住、行、育、樂一應俱全的商業組合, 到目前85%以上為小吃攤, 只在其中零星穿插著服飾、鐘錶、彈珠台等攤位, 且平均年資都不深. 也許幾年之後, 西港的夜市生態又將面臨再次轉變, 但夜市所象徵的在地生命力及土根性, 是永遠不會式微.

夜市小吃

以前教科書裡提到所謂的游牧民族, 乃逐水草而居. 如用這來比喻台灣的夜市的生態, 是再適當不過. 夜市攤販如同現代的遊牧民族, 每晚在不同鄉鎮間穿梭, 所不同的是, 北方的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 台灣的夜市攤商是逐人潮而聚. 它代表的是一股不怨天的生命力及不服輸之韌性, 同時也反映著一個隱性的台灣經濟奇蹟.

目前西港夜市的攤商, 除週二、五晚之外, 其它時間都在佳里、麻豆、安定、善化等夜市趕場. 因此就算你不曾來過西港夜市, 在前述各鄉鎮也有機會品嚐到同樣的小吃. 舉凡各地夜市小吃, 有三個共通性, 那就是價格便宜、老板好相處、食材不貴但卻實在. 以下為我各人推薦的西港夜市攤位, 其中雖免不了我個人的主觀偏好, 但希望能作為大家參考.

西港夜市之變遷
韓式泡菜鍋
豆乳雞翅
炒鴨肉麵
一口煎餃
旗魚黑輪
清蒸肉圓